日产汽车亮相2023上海车展 携多款黑科技新品惊艳亮相
【本站】4月18日消息,日产汽车在2023上海车展上展示了其全球首秀的Arizon概念车型和Max-Out概念车型。Arizon概念车型是由中国设计师主导设计,采用了日产电动化的经验,其外观设计不但气势逼人,而且非常具有科技感。该车型是基于联盟CMF-EV平台打造,采用了
更新日期:2022-07-19
来源:纯净之家
全球首款纯电动量产车即将停产,却并未引起过多的关注。它出道即巅峰,一举包揽“全球首款量产纯电动车”、“全球最畅销电动车”、“世界年度汽车”、“欧洲年度汽车”等荣誉。特斯拉在它面前,恐怕还得毕恭毕敬喊声“大哥”。

如今,真正的纯电动时代大势所趋时,它却跟柯达、诺基亚有相似的命运。究其原因,改革创新力度小、技术路线的不坚定、关键人物的离职等都将它推向了深渊。
没错,今天要说的就是日产聆风 —— 全球首款纯电动量产车。
日产聆风即将黯淡离场
最新消息称,日产聆风即将在 2025 年左右停产。这是一款怎样的车?2010 年 12 月上市,那时特斯拉还只推出了 Roadster,Model S / X / 3 / Y 连影都还没见着。
当时这款车续航为 175km(NEDC 工况下),电池容量为 24kWh,大约 30 分钟内可以将电池充到 80%。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 80kW,最大扭矩为 280N⋅m,最高时速可以达到 145km / h。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这款车起售价为 2,984,250 日元(按现在的汇率折合人民币约为 14.6 万元)。
这款车最厉害的地方在于电池非常安全,众多机构纷纷为它背书: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上市之初连续两年将该车评为满分五颗星;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将其列为“最佳安全选择”;欧洲“新车评估计划”(Euro NCAP) 还授予聆风最高的五星级汽车安全评级。

连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曾点名表扬:“聆风是卖得最多的电动车之一,我们与日产在充电的算法上有合作,通过大量实验,避免了很多热失控问题”。
资料显示,聆风上市 5 年后在欧洲一共卖了 3.5 万辆,其中电池故障率还不到 0.01%。
相比较而言,燃油车的故障率要高出 25 倍。
之所以如此安全,主要因为背后的电池供应商 AESC 公司,通过增强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在电解质中添加能使电极表面更不容易发热的特殊添加剂、增加隔膜的耐热性等多种措施,从而降低电芯的热失控风险。

此外,在电芯制造层面,每一块电芯具备了超过 2 千个数据采集点,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电芯的不一致性。于是日产聆风很早就把环保节能作为主推卖点,2012 年在宣传广告里一再强调“比开燃油车更省钱”,他们这么形容:
跑 60 英里(约为 96.6km),开聆风只需花费不到 1 英镑(约 8 元),开燃油车却要花上 6 英镑(约 48 元)。
除了具有远瞻性,聆风在 2010 年还被颁发了“绿色汽车远景奖”,击败了当时的福特福克斯纯电车、奔驰 F-Cell 氢燃料电池车、丰田普锐斯插混车。

毫无疑问的电动王者,一个电动车时代前夜真正的爆款产品。然而即便如此,聆风一来没有成为日产的逃生船票,二来也没能一直延续神话。
并且随着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的冲击,在真正的电动新能源浪潮席卷后,它也成为“死”在沙滩上的一员。

销量连续下滑,产品竞争力急剧下降,母公司资源越来越低甚至自身难保。日产聆风,全球首款纯电量产车,一度最为畅销的纯电车型,迎来停产倒计时。
赢在起跑线上,却没能笑到最后
作为电动车王者,它无疑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 12 月,聆风全球总销量为 45 万辆,被称为全球最畅销电动车。

之所以卖得那么好,从车主反馈来看,也能管窥一二:
当时电动车可供选择车型并不多,聆风价格实惠、性价比高;不需要加油,省钱省时间;小车停放很方便,开车上下班通勤很舒服;采用 e-Pedal 电子踏板技术,简化了驾驶体验。
从这几点来看,聆风作为电动车先行者,只满足了一台车最基本的要求,主要强调对燃油车的替代性。
可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动车玩家也越来越多,情况到了 2020 年年初急转直下。

截至 2019 年年底,特斯拉 Model 3 一共卖出了 44.9 万辆,顷刻间夺走了聆风全球销冠的地位。
这种冲击之下,也让聆风的短板,变得更加突出:
续航里程太短,不适合长途旅行;电池容量低,电池热管理做得不好,电池主动冷却也做得不好,用久了电池性能会明显下降;加速性能表现不好,功能和美学上都不够吸引人;贬值快,买来 5 年贬值 80%;不支持远程 OTA 更新。
总结起来就是:三电系统做得不够好、智能化方面也是硬伤。

但即便如此,日产聆风也不至于起了个大早、产品也不算差,却以这样的“失利者”黯然退场吧?
一款车的命运啊,既有个人奋斗,也需要考虑历史进程。
“巨星”为何陨落?
日产聆风,复盘起来除了产品本身,还有两大方面原因:一个是社会层面,日本举国上下对电动车热情并不高,相比电动路线,更想走氢燃料路线。

一直以来,日系传统车企转身投向电动车,似乎都是消极被动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诸如本田、丰田、日产去年才对外官宣,一表决心要加速电动化转型,并且至今仍然坚持氢燃料路线。
以及改革的步子迈得太小,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转型会损害已有既得利益。丰田掌舵者 —— 丰田章男就曾公开表态过如果全面推行电动化,到 2030 年日本将会失去 550 万个工作岗位,以及 800 万辆的新车产能。

而且国家战略如此,对于纯电动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也跟不上,最终又作用到消费市场,没有相应的需求来刺激供给。在中国和美国等大国大市场明确纯电动后,日本和日产的先发优势都不再是优势。
另一个是公司企业内部的原因,诸如技术路线的不坚定、关键人物的离职等。日产又搞燃油、混动(e-POWER 系统),同时还押注氢燃料电池车,自然分不出更多精力研发纯电动车。
再加上伴随着日产前 CEO 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的离职,聆风也好、电动化计划等都被束之高阁,后来在产品序列上也没有拓展。

但转型变革中,各行各业似乎都没能逃脱命运的规律。日产聆风,也并非个例个案。影像领域的王者柯达,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但却沉湎于过去的高利润胶卷业务,最后以破产告终。
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诺基亚也早早就推出了塞班,并且比 iPhone 和 iOS 有先期更大的体量和制造优势,最后也没能逃脱“什么都没做错但终归输了”的命运。

一切似曾相识,一切都在沿着旧日的轨迹不断重复上演。
其实没有哪种颠覆式创新,真正来自创业公司、来自小企业、来自边缘,在大厂巨头的内部,各种创新和未来趋势的技术或许早已在生长,但最后往往都是船大难掉头,业务过多容易顾此失彼,甚至连逃生救命的船票也没有。
而那些原本微小的边缘的组织,一度弱不禁风,最后却因为全身心搏命,实现了颠覆和超越。
比如特斯拉,一度濒临破产的边缘局外人,现如今几乎成为了电动车的代名词。而日产聆风,有过高光时刻,却在曲终人散之时,又有谁在关心?
日产汽车亮相2023上海车展 携多款黑科技新品惊艳亮相
【本站】4月18日消息,日产汽车在2023上海车展上展示了其全球首秀的Arizon概念车型和Max-Out概念车型。Arizon概念车型是由中国设计师主导设计,采用了日产电动化的经验,其外观设计不但气势逼人,而且非常具有科技感。该车型是基于联盟CMF-EV平台打造,采用了
蚌埠住了!丰田大降日产狂跟:首款电车艾睿限时优惠6万
日系车不装了!近期,广汽丰田、一汽丰田手款电动车bZ4X大降价,最高优惠6万元,让人直呼过瘾,而同为日系三杰,日产自然也要表明态度,官宣旗下首款电动车艾睿雅优惠6万,补贴后仅需22.48万元起。实际上这不是日产首次针对该车推出综合补贴促销,今年1月份,就有类似的
合资家轿之王!新款日产轩逸e-POWER曝光:百公里仅需4升油
近日消息,快科技从相关渠道获取了新款日产轩逸e-POWER路试谍照,该车已经在工信部进行了申报,预计不久将正式亮相。不同于一般的谍照,该车身上则使用了文字进行装饰,主题为“轩逸e-POWER,来自车主的真实声音”,可以看到诸如“太平顺了、太丝滑了”、“一箱
东风日产:今年将推出 ARIYA 标准续航版本、奇骏 e-POWER 等电驱新品
1 月 1 日消息,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十届广州国际车展上,东风日产旗下品牌全系车型悉数登场。东风日产表示,日产品牌将坚持纯电、e-POWER 双线并举的电驱化路线,于 2023 年推出包括 ARIYA 艾睿雅标准续航版本、全新一代奇骏 e-POWER 在内的电驱新品。此外,
继日产1欧元卖厂后 大众也扛不住了!或出售俄罗斯工厂
前段时间,日产宣布将其在俄罗斯公司的所有本地业务,以1欧元出售给俄罗斯汽车与汽车发动机科学研究所,而日产预计将出现约1000亿日元(约合7亿欧元)的非正常亏损。而今,俄罗斯汽车工业几乎陷入停滞局面,越来越多厂商宣布“撤离”俄罗斯,大众也要扛不住了,或
日产轩逸通过工信部申报,混动车型配备 100 千瓦的电机
10 月 15 日消息,新款日产轩逸现已出现在工信部最新一批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公示名单中。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车采用了更加符合当前消费者审美的外观设计,动力系统方面,将会继续推出燃油和 e-POWER 混动版车型。新车长宽高为 4652×181
7月轿车销量排名出炉:日产赢了面子、比亚迪赢了里子
刚刚过去的7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81.8万辆,同比增长20.4%,环比6月的194.4万辆下降6.5%。其中,轿车细分市场7月销量为90.3万辆,同比增长24.8%,环比6月的98.7万辆下降8.5%。纵观7月的轿车市场,
丰田首席科学家警告:电动汽车转型过快可能导致部分司机坚持使用传统车辆
【本站】5月19日消息,丰田汽车公司对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持有负面态度,表示转型过快可能会导致一些司机坚持使用传统的燃油车辆。丰田集团的高管、科学家以及首席科学家都对电动车的普及持保留态度。丰田首席科学家吉尔·普拉特在最近的发言中表示,过早地推
上海市将再次出台电动汽车购车补贴政策
【本站】5月8日消息,据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联合发布的通知,将针对《上海市促进汽车消费补贴实施细则》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自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个人用户报废或转让其名下在上海注册登记的非营业性小客车,并在上海市场监督管
电动汽车需求持续增加 LG新能源一季度营收增长101.4%
【本站】4月26日消息,随着电动汽车需求的持续大幅增加,对电池这一关键部件的需求也在大幅增加,电池制造商的业绩也因此而大幅提升。在全球份额靠前的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最新的发布的财报就显示,他们的营收在一季度就有大幅增加,营业利润也有改善。财报
埃安发布“快速补电+V2G”计划,解决纯电动汽车充电难题
【本站】4月18日消息,近日,埃安发布了“快速补电+V2G”两大行动计划,旨在解决充电难的问题,开启了能源网络大规模布局的新篇章。据介绍,该计划通过私桩和公桩并行发展的方式,打造“快、广、近”三大核心构建补电体系,让车主能够更加便捷地充电。其中,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已发货200万+智能化部件,助力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
【本站】4月16日消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余承东在今日的发布会上发表了演讲。他表示,智能电动汽车将重现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变局。走向智能电动网联汽车,2025 年会有分水岭,形成大的逆转。“如果不能抓住智能电动网联汽车的机会,无论是多么强
丰田汽车计划2026年前将推出10款新电动汽车,销量目标150万辆
【本站】4月8日消息,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计划在2026年之前推出10款新电动汽车,并将销量目标定为每年150万辆,以在电动汽车市场中取得领先地位。丰田及旗下豪华品牌雷克萨斯目前仅在市场上销售3款电动汽车,去年全球销量不到25000辆。投资者和环保组织批评丰
电动汽车行业迎来降价潮 碳酸锂价格跌至历史新低
【本站】4月7日消息,新能源汽车企业们在2022年因缺货导致全球芯片暴涨,以及电池级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整车制造成本感到头疼不已。因此,有部分车企不得不上调旗下车型的销售价格。但在2023年,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汽车行业迎来了一轮降价潮,同时
碳酸锂价格下跌 电动汽车行业或迎来新一轮降价潮
【本站】4月6日消息,电动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动力电池行业。不过,在2022年,由于电池级碳酸锂等制造动力电池的原材料价格高涨等原因,动力电池反而成为了不少汽车企业们无法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的因素之一,部分汽车企业的利润也受此影响。近日,吉利